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9988.HK ) 2025財年第三季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業績深度分析報告
注:本報告基於2025年2月20日發佈的2025財年第三季度業績公告及券商研報分析,部分運營資料(如GMV)未在官方報告中披露,已標注說明。
一、整體財務表現
關鍵資料
- 總收入:2801.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YoY),環比增長15%(QoQ),超出市場預期的2773.7億元 。
- 淨利潤(歸母) :464.34億元,同比增長333%(YoY),主要受益於非核心資產出售及降本增效 。
- 調整後EBITDA:620.5億元,利潤率提升至22.1%,反映運營效率改善 。
- 資本開支:318億元,環比大增80%,主要用於雲基礎設施及AI算力投入 。
與市場預期對比
- 收入與利潤均超預期:收入超預期約1%,調整後EBITDA超預期約5%,主要因雲業務加速增長及電商回暖 。
二、核心業務分部表現
1. 淘天集團(Taobao & Tmall)
- 收入增長:客戶管理收入(CMR)同比增長9%,用戶活躍度(AAC)及停留時長提升驅動變現能力改善 。
- 戰略重心:優化用戶體驗(如“88VIP”會員體系升級)和商家工具(全站推廣功能),帶動貨幣化率環比提升 。
- 隱憂:GMV未披露,但券商推測增速低於收入增長,顯示流量成本壓力仍在 。
2. 雲智能集團(Cloud Intelligence)
- 收入增長:收入同比增13%(YoY),其中AI相關收入連續6個季度三位數增長,公有雲增速快於混合雲 。
- 盈利能力:EBITA利潤率同比提升3個百分點至5%,因規模效應和AI產品(通義千問)商業化加速 。
- 戰略意義:管理層強調“AI+雲”協同,計畫加大算力投資以鞏固國內領先地位 。
3. 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
- 收入增長:國際零售商業收入同比增44%(YoY),速賣通(AliExpress)、Trendyol訂單量顯著提升 。
- 虧損收窄:經調整EBITA虧損率同比收窄4個百分點至-8%,因歐洲及中東市場當地語系化運營見效 。
4. 菜鳥集團(Cainiao)
- 外部收入占比:提升至72%,跨境物流履約效率優化帶動收入同比增24%(YoY) 。
- 盈利改善:經調整EBITA轉正,主要因國際物流網路利用率提升 。
5. 其他分部
- 本地生活:餓了麼訂單量同比增7%,虧損率收窄至-12%(YoY);高德地圖DAU突破2.5億,商業化逐步啟動 。
- 大文娛:收入同比持平,優酷虧損率收窄至-8%,但創新業務投入拖累整體利潤 。
三、戰略重點與管理層展望
戰略方向
- AI驅動:通義千問模型開源生態擴大,已服務超9萬家企業,計畫年內推出多模態AI產品 。
- 公共雲優先:逐步縮減低利潤項目制業務,聚焦高毛利的公有雲及AI服務 。
- 全球化深化:重點佈局東南亞(Lazada)、歐洲(Trendyol)及中東市場,目標3年內國際收入占比超30% 。
資本管理
- 回購計畫:季度回購金額達48億美元,2025財年累計回購達120億美元,支撐股價估值 。
- 分拆進展:雲智慧、菜鳥上市計畫暫緩,管理層稱需等待“更佳市場視窗” 。
四、風險與挑戰
- 市場競爭加劇:國內電商面臨拼多多、抖音低價競爭;雲業務受華為、騰訊份額擠壓 。
- 宏觀不確定性:海外地緣政治風險(如歐盟數字稅)及國內消費復蘇緩慢可能拖累增長 。
- AI商業化週期:高資本開支可能壓制短期利潤,且AI產品大規模變現仍需時間驗證 。
五、結論:亮點與隱憂
- 亮點:核心電商回暖、雲業務重回雙位數增長、國際業務虧損收窄、AI技術壁壘鞏固。
- 隱憂:GMV增長動能待觀察、資本開支激增或影響利潤率、分拆計畫不確定性仍存。
投資建議:短期關注港股通納入帶來的流動性溢價,長期看好AI與雲計算的協同潛力,但需警惕宏觀及競爭風險。
資料來源:公司財報、華創證券、國海證券、企業跟蹤記錄、介面新聞。
♯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具體GMV增長資料是多少?
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GMV(總商品交易額)增長資料並未明確直接提及。然而,從多個證據中可以推測出一些相關資訊:
和 提到,2025財年第三季度的電商GMV呈現回暖趨勢,推動了盈利能力的提升,但未提供具體的GMV增長率或數值。
** 提到,淘天集團的GMV和訂單數實現了增長,但未給出具體的GMV增長率或絕對值。
和 提到,淘天集團收入同比增長5%,但未明確說明這一增長是否完全由GMV驅動,也未提供具體的GMV增長百分比。
♯ 阿里巴巴雲智慧集團在AI產品上的具體投入和未來規劃是什麼?
阿里巴巴雲智慧集團在AI產品上的具體投入和未來規劃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巨額投資與基礎設施建設
阿里巴巴計畫在未來三年內投入至少3800億元人民幣(約合530億美元)用於雲計算和AI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投資規模超過了過去十年的總和。這些資金將主要用於資料中心、算力等底層技術的升級,以滿足AI時代對高性能計算和資料處理的需求。例如,阿里雲已在泰國、墨西哥等地擴建資料中心,並計畫加速全球佈局。AI基礎模型研發與開源
阿里巴巴將重點投入AI基礎模型的研發,尤其是其開源的通義千問系列模型。目前,通義千問系列已經衍生出超過9萬個全球開發者專案,並推出了性能對標國際頂尖水準的Qwen2.5-Max模型。未來,阿里巴巴還計畫發佈深度學習相關的最新模型。AI原生應用開發
阿里巴巴正在開發一系列AI原生應用,這些應用已成為其業務發展的新引擎。例如,阿里雲已經推出了旗艦應用“誇克”,並計畫進一步優化和擴展其AI原生產品線。此外,阿里巴巴還啟動了“T專案”,旨在探索下一代AI技術。現有業務的AI轉型
阿里巴巴計畫全面推動現有業務的AI化,包括核心電商部門如淘寶和天貓。通過深度整合AI技術,阿里巴巴希望優化客戶體驗、提升業務運營效率,並推動長期增長。全球合作與生態建設
阿里巴巴不僅在內部加大AI投入,還積極與全球科技巨頭合作,例如蘋果公司,並引進頂尖科學家如許洪主,以增強其在AI領域的競爭力。同時,阿里巴巴也在Hugging Face上開源了超過90000個模型,成為全球最大的AI模型家族之一。戰略目標與長期願景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長蔡崇信指出,AI的潛在市場規模至少有10萬億美元,而阿里巴巴的目標是成為全球領先的通用人工智慧(AGI)公司。未來三年,阿里巴巴將繼續聚焦AI基礎設施、AI基礎模型平臺及應用、以及現有業務的AI轉型三大方向。
阿里巴巴雲智慧集團在AI產品上的投入和規劃體現了其對AI技術的高度重視和雄心勃勃的戰略佈局。
♯ 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在歐洲和中東市場的具體運營策略和成效如何?
阿里巴巴國際數字商業集團(AIDC)在歐洲和中東市場的具體運營策略和成效如下:
運營策略
擴展“天貓”至歐洲: 阿里巴巴計畫將“天貓”擴展到歐洲,建立本地業務和線上平臺。這一舉措旨在通過向當地消費者銷售當地品牌,提升市場滲透率,並成為包括國際商務、雲服務和物流業務在內的阿里巴巴國際業務的重要出口。目前,阿里巴巴已在西班牙啟動試點項目,未來可能推廣至整個歐洲。
跨境業務增長: AIDC在跨境業務方面表現強勁,特別是在歐洲和海灣地區。通過AliExpress和Trendyol等平臺,AIDC繼續投資以增加用戶數量,並通過Choice計畫等策略推動業務增長。
當地語系化與全球化結合: 阿里巴巴採用“跨境+本地模式”,在國際站升級為集物流、金融、雲等服務介面能力的B2B數位貿易平臺,同時在東南亞等其他區域尋找更多市場機會。
AI技術驅動: 阿里巴巴厘用AI技術推動雲業務和國際業務的增長。AI相關產品收入連續六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鞏固了公司在雲和AI領域的領先地位。
持續投資與優化: AIDC在海外購物節期間逐季增加投資,並繼續在選定的歐洲市場和海灣地區進行投入以獲取使用者。儘管投入增加導致虧損擴大,但這些投資旨在實現業務的可持續增長並逐步恢復盈利。
成效
收入增長: AIDC在2024財年實現了顯著的收入增長,其中國際零售業務同比增長36%,批發業務增長18%。2025財年第一季度,AIDC收入同比增長32%,達到377.56億元。
跨境業務表現: AliExpress和Trendyol等平臺在歐洲和海灣地區的投資帶來了顯著的用戶增長和業務擴展。Choice計畫等策略進一步推動了跨境業務的增長。
虧損情況: 儘管收入增長顯著,但AIDC的虧損也有所擴大,主要由於在特定市場的持續投資。2025財年第一季度,AIDC經調整EBITA虧損逾49億元。
長期目標: 阿里巴巴計畫在2025財年內實現非核心業務的盈虧平衡,並在2026財年前實現整體單位經濟效益(UE)的改善。
總結
阿里巴巴國際數位商業集團在歐洲和中東市場的運營策略主要集中在擴展本地業務、利用AI技術驅動增長、持續投資以獲取用戶以及優化跨境業務。儘管面臨一定的虧損壓力,但其收入增長和跨境業務表現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 阿里巴巴集團在資本開支方面的具體用途和預期回報是什麼?
阿里巴巴集團在資本開支方面的具體用途和預期回報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AI基礎設施建設
阿里巴巴計畫未來三年內對AI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投資,包括AI訓練與推理需求的增長、資料中心和雲計算平臺的擴展等。這些投資旨在為AI技術的發展提供基礎支撐,同時推動行業生產力變革。例如,2024年第四季度,阿里巴巴的資本開支達到318億元人民幣,其中大部分用於AI和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AI模型平臺及應用研發
阿里巴巴將重點投入AI基礎模型平臺以及AI原生應用的研發,以提升技術先進性。這包括開發通用人工智慧(AGI)和模型智慧能力邊界的技術突破,從而實現更高效、更智慧的業務運營。現有業務的AI轉型升級
阿里巴巴計畫利用AI技術對現有業務進行轉型升級,例如提升電商、本地生活等業務的運營效率和服務品質。這種轉型不僅能夠優化用戶體驗,還能提高整體盈利能力。市場預期與回報
根據市場分析,阿里巴巴未來三年的資本開支預計將達到1500億至2000億元人民幣,遠超過去十年的總和。這一巨額投資預計將帶來顯著的回報,尤其是在AI相關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增長方面。例如,阿里相關AI產品的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同比超100%的增長。行業影響與市場反應
阿里巴巴的資本開支計畫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AI和雲計算領域的投資佈局。市場普遍認為,這些投資不僅能夠推動阿里巴巴的技術進步和業務增長,還可能帶動整個中國經濟進入新的敘事框架。
阿里巴巴集團在資本開支方面的用途主要集中在AI基礎設施建設、AI模型研發、現有業務的AI升級以及雲計算平臺擴展等領域。
♯ 阿里巴巴集團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和市場挑戰有哪些,以及公司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阿里巴巴集團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和市場挑戰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電商市場競爭加劇:
- 阿里巴巴在中國電商市場的份額雖然仍居首位,但面臨拼多多、抖音等新興平臺的激烈競爭。拼多多通過“拼團”模式迅速崛起,市場份額已接近阿里巴巴的一半。抖音電商則憑藉短視頻和直播帶貨迅速搶佔市場份額,對阿里巴巴形成壓力。
- 京東等傳統電商平臺也在不斷加強其電商業務,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競爭。
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 宏觀經濟環境的波動可能影響消費者信心和消費支出,進而影響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阿里巴巴需要優化供應鏈,提升物流效率,並提供更具個性化的推薦和服務。
反壟斷調查和法律風險:
- 阿里巴巴曾因反壟斷調查在美國被提起集體訴訟,最終同意支付4.335億美元和解。這表明公司在合規方面仍需持續投入資源,以確保業務的合法性和可持續發展。
技術與市場變化的挑戰:
- 阿里巴巴需要不斷創新,提升技術能力以應對市場競爭。AI技術的商業化雖然進展迅速,但大規模盈利仍需時間驗證。此外,國際業務的波動性、地緣政治和匯率波動也可能影響公司的全球業務發展。
核心電商業務增長壓力:
- 阿里巴巴的核心電商業務(如淘寶、天貓)的增長已進入個位數增速,這表明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為了應對這一挑戰,阿里巴巴採取了“技術+生態”雙輪驅動策略,通過扶持優質品牌和商家,利用人工智慧優化用戶體驗,提升平臺運營效率。
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
- 在全球市場,阿里巴巴的雲業務面臨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巨頭的激烈競爭。儘管阿里雲在中國市場佔據主導地位,但在全球市場的份額僅為4%,這表明其在國際市場上仍需進一步拓展和提升競爭力。
應對策略
技術與生態雙輪驅動:
- 阿里巴巴通過扶持優質品牌和商家,利用人工智慧優化用戶體驗,提升平臺運營效率,以鞏固其行業龍頭地位。
全球化深化:
- 阿里巴巴計畫鞏固東南亞、中東市場,探索新的增長點,以應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
財務穩健與戰略投資:
- 通過精細化運營和戰略性投資,平衡增長與利潤,確保財務穩健。
靈活應對市場波動:
- 阿里巴巴供應商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和市場策略,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和適應性,以應對市場波動和競爭加劇。
合規與風險管理:
- 在平臺治理等方面持續投入資源以確保合規,降低運營成本並限制部分業務擴張。
綜上所述,阿里巴巴集團面臨的主要競爭對手和市場挑戰包括電商市場的激烈競爭、宏觀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反壟斷調查和法律風險、技術與市場變化的挑戰、核心電商業務增長壓力以及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