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

Alphabet 第三季業績分析:人工智能驅動增長,雲業務表現亮眼

以下內容全由LLM(大型語言模型)寫出:

公司簡介

Alphabet Inc. 係一間全球頂尖嘅科技巨頭,旗下最出名嘅就係佢嘅搜尋引擎 Google。除咗搜尋引擎之外,Alphabet 嘅業務仲包括:

  • Google 服務:呢個係 Alphabet 最核心嘅業務,包括 Google 搜索、YouTube、Google Cloud、Android 操作系統同埋 Google Play 應用商店。呢啲服務覆蓋全球數十億用戶,係 Alphabet 收入嘅主要來源。
  • 雲業務:Google Cloud Platform (GCP) 係 Alphabet 近年重點發展嘅業務,提供雲計算、數據存儲、人工智慧同機器學習等服務。隨住企業數碼轉型嘅加速,雲計算市場發展迅速,GCP 業務亦都錄得高速增長。
  • 其他業務:Alphabet 仲有一啲新興業務,例如 Waymo(自動駕駛技術)、Verily(生命科學)同 X(研發實驗室)。呢啲業務雖然目前規模較細,但係代表住 Alphabet 對未來科技發展嘅探索,具有巨大嘅增長潛力。

財務表現

Alphabet 第三季業績表現非常亮眼,各項關鍵財務指標都錄得增長:

  • 收入:總收入同比增長 15%,達到 882.7 億美元。呢個增長主要嚟自搜索業務同雲業務嘅強勁表現。
  • 毛利潤:毛利潤同比增長 16%,達到 517.7 億美元。毛利率亦都有所提升,反映出 Alphabet 嘅成本控制能力有所改善。
  • 營業利潤: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34%,達到 285 億美元。營業利潤率大幅提升至 32%,顯示出 Alphabet 嘅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 淨利潤:淨利潤同比增長 34%,達到 263 億美元。呢個增長主要受惠於營業利潤嘅提升。
  • 每股收益:每股收益同比增長 37%,達到 2.12 美元。每股收益嘅增長幅度高於淨利潤嘅增長幅度,主要係因為公司進行咗股票回購,導致流通股數量減少。
  • 自由現金流:自由現金流為 176 億美元,同比有所下降。呢個主要係因為 2023 年遞延繳納嘅稅款,以及支付歐盟反壟斷罰款所導致嘅。

收入增長主要受以下因素推動:

  • 人工智慧帶動搜索業務增長:Alphabet 積極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於搜索產品,例如 AI Overviews、Circle to Search 同 Lens。呢啲新功能提升咗用戶體驗,令用戶可以更加輕鬆咁搵到所需嘅資訊,從而增加咗搜索量同用戶滿意度。
  • 雲業務快速增長:GCP 業務同比增長 35%,反映出企業對雲計算服務嘅需求不斷增加。GCP 嘅增長主要受惠於人工智慧基礎設施、生成式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以及核心 GCP 產品嘅強勁需求。
  • 訂閱業務持續增長:YouTube TV、YouTube Music Premium 同 Google One 等訂閱產品嘅付費用戶數量持續增長,呢個趨勢推動咗訂閱收入嘅增長。

自由現金流下降嘅主要原因:

  • 2023 年遞延繳納稅款:Alphabet 在 2023 年將第二季同第三季嘅稅款遞延到第四季繳納,導致 2024 年第三季需要支付更多嘅稅款,從而影響咗自由現金流。
  • 支付歐盟反壟斷罰款:Alphabet 在第三季支付咗 30 億美元,用於支付與 2017 年歐盟反壟斷案相關嘅罰款。呢筆罰款亦都對自由現金流造成咗一定嘅影響。

管理層對公司表現嘅評論同埋詳細嘅經營數據變化解釋

Sundar Pichai (CEO)

  • 人工智慧方面:Sundar Pichai 強調 Alphabet 在人工智慧領域嘅領先地位,主要原因系佢哋擁有獨特嘅全棧式人工智慧創新方法。呢種方法包括三個重要組成部分:
    • 強大嘅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包括數據中心、晶片和全球光纖網絡。Alphabet 持續投資最先進嘅基礎設施嚟支援佢哋嘅人工智慧工作,例如喺美國、泰國同烏拉圭等地建立數據中心。佢哋仲喺數據中心內部進行改進,以提高效率,例如通過硬體、工程和技術突破,將 AI Overviews 嘅每查詢機器成本降低咗超過 90%。
    • 世界一流嘅研究團隊:負責推進深度技術人工智慧研究,以及構建支援 Alphabet 人工智慧工作嘅模型。呢度要特別提到 Google DeepMind 團隊,佢哋嘅 Demis Hassabis 同 John Jumper 因為喺 AlphaFold 方面嘅工作獲得咗諾貝爾化學獎。呢個成就突顯咗 Google DeepMind 團隊嘅傑出才能,以及佢哋嘅研究對現代人工智慧革命和未來發展嘅重要性。
    • 覆蓋全球數十億用戶嘅產品和平臺:包括搜索、YouTube、Android 和 Google Cloud 等。呢啲產品和平臺覆蓋全球數十億用戶,創造了一個良性迴圈,推動 Alphabet 在人工智慧領域嘅持續創新。

搜索方面

Sundar Pichai 指出,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改變用戶嘅搜索體驗,令使用者可以搜索更多嘅內容,並以更多嘅方式進行搜索。

  • 他提到咗幾個搜索方面嘅最新進展:
    • AI Overviews 已經推廣到超過 100 個國家和地區,每月活躍使用者超過 10 億。用戶對 AI Overviews 嘅反饋非常好,它增加了用戶的搜索量和滿意度。
    • Circle to Search 已經可以在超過 1.5 億部 Android 設備上使用,使用者可以用它來購物、翻譯文本和瞭解周圍嘅世界。
    • Lens 每月嘅使用量超過 200 億次,系搜索增長最快嘅查詢類型之一。用戶可以使用 Lens 進行多模態搜索,例如通過拍照來搜索產品或資訊。

Google Cloud 方面

Sundar Pichai 對 Google Cloud 嘅增長表示非常滿意,他指出該業務擁有真正嘅發展勢頭,而且隨著客戶擁抱生成式人工智慧,整體機會正在增加。

  • Google Cloud 第三季度收入為 114 億美元,同比增長 35%,營業利潤率為 17%。
  • Sundar Pichai 提到客戶正在以五種不同嘅方式使用 Google Cloud 嘅產品:
    • 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包括存儲、計算和軟體方面的領先性能,以及領先的可靠性和加速器數量。
    • 企業人工智慧平臺 Vertex:用於構建和定制來自 Google 和業界最佳的基礎模型。
    • 資料平臺 BigQuery:用於分析存儲在任何地方的多模態資料,並以超低延遲訪問 Gemini。
    • 人工智慧驅動的網路安全解決方案:例如 Google Threat Intelligence 和 Security Operations,可以説明客戶更快地預防、檢測和應對網路安全威脅。
    • 新嘅客戶互動套件:旨在改善線上、移動應用、呼叫中心、零售店等多個管道嘅客戶體驗。

YouTube 方面

Sundar Pichai 指出,YouTube 過去四個季度嘅廣告和訂閱收入首次超過 500 億美元。

  • YouTube TV、NFL Sunday Ticket 和 YouTube Music Premium 正在推動該平臺嘅訂閱增長。
  • Google 正在通過多視圖和新的內容組織方式來提升 YouTube 在客廳的體驗。

平臺和設備方面

Sundar Pichai 提到 Gemini 嘅深度集成正在改善 Android 體驗。例如,Gemini Live 允許使用者與 Gemini 進行自由對話,該功能已在 Android 和 Samsung Galaxy 設備上推出。

  • 最新嘅 Pixel 9 系列設備配備了先進嘅人工智慧模型,包括 Gemini Nano。

Other Bets 方面

Sundar Pichai 重點介紹了 Waymo,它是 Alphabet 投資組合中最大嘅一部分。

  • Waymo 現在是自動駕駛汽車行業的明顯技術領導者,並且正在創造越來越多的商業機會。
  • Waymo 每週行駛超過 100 萬英里全自動駕駛里程,並提供超過 150,000 次付費乘車服務。

Philipp Schindler (首席業務官)

搜索方面

Philipp Schindler 指出,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擴展了搜索的可能性,Google 仍然看到了搜索領域的巨大機會。

  •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提升搜索體驗,令搜索結果更加有用,尤其受到年輕用戶的歡迎。
  • 人工智慧技術可以幫助 Google 更好地理解用戶意圖,並將用戶與最相關嘅廣告聯繫起來。
  • Philipp Schindler 提到咗兩個與 AI Overviews 和 Lens 相關嘅新廣告體驗:
    • 在 Google Lens 上推出產品搜索功能,購物者更有可能與這種新格式的內容互動。
    • 在美國為移動用戶推出 AI Overviews 中的購物廣告,幫助用戶在搜索時快速找到相關嘅企業、產品和服務。

YouTube 方面

Philipp Schindler 指出,YouTube 仍然專注於構建一個可以讓創作者蓬勃發展的平臺,並利用人工智慧技術來解鎖全新的創造力世界。

  • 創作者是 YouTube 生態系統的核心,他們製作的內容正在推動整個平臺觀看時間的強勁增長。
  • 人工智慧技術正在改進 YouTube 上的推薦,可以向觀眾推薦更相關、更新鮮和更個性化的內容。
  • YouTube Shorts 的盈利能力在本季度再次提高,並且正在不斷縮小與視頻內廣告的差距,尤其是在美國和其他盈利能力更高的市場。
  • YouTube 正在成為觀看體育賽事的重要平臺,用戶可以在這裡觀看比賽,並觀看創作者製作的評論和其他相關內容。

Anat Ashkenazi (首席財務官)

Alphabet 整體財務表現

  • Anat Ashkenazi 指出,Alphabet 第三季度業績強勁,業務勢頭良好。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長 15%,達到 882.7 億美元,其中搜索業務仍然是收入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其次是雲業務,該業務增長了 35%。
  • 公司營業利潤同比增長 34%,達到 285 億美元,營業利潤率上升至 32%。
  • 公司正在努力重組成本結構,這反映在本季度營業利潤率的擴張上,同時也繼續投資於業務,為消費者、創作者和企業帶來創新。

Google 服務

  • Google 服務收入同比增長 13%,達到 765 億美元。
  • Google 搜索和其他廣告收入同比增長 12%,達到 494 億美元。搜索業務的強勁表現涵蓋所有垂直領域,其中金融服務領域因保險業務的強勁表現而領先,其次是零售業。
  • YouTube 廣告收入同比增長 12%,達到 89 億美元,其中品牌廣告是主要推動力,其次是直接反應廣告。
  • 訂閱平臺和設備收入同比增長 28%,達到 107 億美元,這反映了訂閱收入的增長,以及第三季度 Made by Google 設備的推出。

Google Cloud

  • Google Cloud 繼續在本季度取得非常強勁的業績,收入同比增長 35%,達到 114 億美元。
  • GCP 的增長速度再次超過雲業務的整體增速。
  • Google Cloud 的營業利潤增長至 19 億美元,營業利潤率上升至 17%。

資本支出

  • Anat Ashkenazi 表示,公司第三季度報告的資本支出為 130 億美元,反映了對技術基礎設施的投資,其中最大一部分是伺服器投資,其次是資料中心和網路設備。
  • 公司預計第四季度的季度資本支出將與第三季度持平。
  • 公司預計 2025 年的資本支出將會增加,但增幅可能不會像 2023 年到 2024 年那樣大。

成本控制和資本配置

  • Anat Ashkenazi 表示,她正在努力平衡對人工智慧和其他增長領域的投資與為這些活動提供資金所需的成本紀律。
  • 她認為 Alphabet 有機會通過人工智慧和整個業務的潛在勢頭來推動進一步增長。
  • Anat Ashkenazi 計畫在首席財務官 Ruth Porat 開始的成本結構重組工作的基礎上繼續努力,包括優化員工人數增長、辦公空間、提高技術基礎設施效率,以及通過使用人工智慧簡化公司運營等。

分析師問答環節重點

  • AI Overviews 使用情況及盈利能力: Sundar Pichai 指出,AI Overviews 的用戶參與度很高,用戶滿意度很高,而且增加了用戶的搜索量。Philipp Schindler 補充說,AI Overviews 的盈利能力與其他搜索產品大致相同,並且有可能通過 AI Overviews 將以前難以盈利的資訊查詢變現。
  • TPU 的優勢及成本效益: Sundar Pichai 表示,TPU 可以幫助 Google 在內部和通過雲服務提供具有最佳效率的 AI 基礎設施,這反映在 AI 基礎設施和生成式 AI 服務的增長中。他還指出,與其他類似功能的模型相比,Google 能夠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快閃記憶體定價,這表明了 Google 架構的效率。
  • Waymo 的消費者使用情況及未來計畫: Sundar Pichai 指出,Waymo 的消費者使用情況非常積極,使用者對產品的安全、隱私、可靠性等方面感到滿意。Waymo 計畫加速擴張到更多城市,並正在測試各種商業模式,例如與 Uber 和 Hyundai 的合作。
  • 未來資本支出預期: Anat Ashkenazi 表示,預計 2025 年的資本支出將會增加,但增幅可能不會像 2023 年到 2024 年那樣大。她將在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提供更多關於未來資本支出的資訊。

總結

Alphabet 第三季度業績表現出色,公司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和訂閱業務等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展。管理層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充滿信心,並將繼續投資人工智慧和其他增長領域,同時注重成本控制,確保公司可持續發展。

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

美國2024年7月CPI數據


項目 數值
視頻和視頻遊戲訂閱和租賃 10.36
文具、文具用品、禮品包裝 10.31
報紙和雜誌 10.28
室內植物和花卉 10.27
香煙 10.25
機動車維護和保養 10.24
搬遷、儲存、貨運費用 10.24
其他家庭設備和家具 10.23
煙草和吸煙產品 10.23
處方藥 10.22
小學和高中學費 10.21
戶外設備和用品 10.21
珠寶 10.21
寵物服務 10.21
機動車保險 10.20
課程或指導費用 10.20
攝影設備 10.20
樂器和配件 10.19
recreational閱讀材料 10.19
玩具 10.18
玩具、遊戲、愛好和操場設備 10.18
家庭清潔產品 10.17
醫療保健商品 10.17
珠寶和手錶 10.16
家用電器 10.16
醫療設備和用品 10.16
藥品 10.16
其他家用電器 10.16
其他娛樂商品 10.16
女性內衣、睡衣、泳裝和配飾 10.16
牙科服務 10.15
攝影設備和用品 10.15
眼鏡和眼部護理 10.14
非香煙煙草產品 10.14
其他城際交通 10.13
郵資 10.13
體育賽事門票 10.13
主要住所租金 10.12
護理院和成人日間服務 10.12
學校住宿(不包括膳食) 10.11
自有住房等值租金 10.11
主要住所自有住房等值租金 10.11
門票 10.11
郵資和快遞服務 10.11
家庭啤酒、麥芽酒和其他麥芽飲料 10.11
日托和學前教育 10.11
車輛零件和設備(輪胎除外) 10.11
女性外套 10.11
住所 10.10
家庭蒸餾酒 10.10
輪胎 10.10
家庭威士忌 10.10
住所租金 10.09
學費、其他學校費用和托兒 10.09
供水和污水處理維護 10.09
其他商品 10.09
個人護理服務 10.09
理髮和其他個人護理服務 10.09
其他個人服務 10.09
音響設備 10.09
住宅電話服務 10.09
雜項個人服務 10.09
時鐘、燈具和裝飾品 10.09
洗衣和乾洗服務 10.08
其他娛樂服務 10.08
供水、污水和垃圾收集服務 10.08
機動車零件和設備 10.08
州機動車登記和牌照費 10.08
錄製音樂和音樂訂閱 10.08
寵物、寵物用品、配件購買 10.08
外出蒸餾酒 10.07
教育書籍和用品 10.07
電影院、劇院和音樂會門票 10.07
男士褲子和短褲 10.07
大型家電 10.07
休閒書籍 10.07
家庭酒精飲料 10.06
大學學費和費用 10.06
專業服務 10.06
服務減去能源服務 10.06
酒精飲料 10.06
家務用品 10.06
外出酒精飲料 10.06
寵物食品 10.06
所有項目減去食品和能源 10.05
教育和通訊服務 10.05
其他醫療專業人員服務 10.05
工具、五金、戶外設備和用品 10.05
城市內公共交通 10.05
垃圾收集 10.05
雜項個人物品 10.05
寵物和寵物產品 10.05
視頻購買、訂閱和租賃 10.04
外出啤酒、麥芽酒和其他麥芽飲料 10.04
俱樂部會員費用 10.04
住院服務 10.04
城市內交通 10.04
車輛配件(輪胎除外) 10.04
汽車和卡車租賃 10.04
雜項家庭產品 10.03
家庭蒸餾酒(威士忌除外) 10.03
醫生服務 10.02
技術和商業學校學費和費用 10.02
醫療保健服務 10.02
機動車維修和保養 10.02
健康保險 10.02
項目 數值
寵物服務包括獸醫 10.02
洗衣設備 10.02
外出葡萄酒 10.01
娛樂服務 10.01
支票帳戶和其他銀行服務 10.00
家庭經營 10.00
家政服務 10.00
園藝和草坪護理服務 10.00
家庭物品修理 10.00
租賃汽車和卡車 10.00
法律服務 10.00
電話服務 10.00
男士襯衫和毛衣 10.00
娛樂商品 10.00
視頻和音頻產品 9.99
無線電話服務 9.99
家庭設備和用品 9.99
停車費和通行費 9.99
機動車費用 9.99
頭髮、牙齒、剃鬚和雜項個人護理產品 9.99
家庭葡萄酒 9.98
化妝品、香水、沐浴、美甲用品和工具 9.98
個人護理產品 9.98
互聯網服務和電子信息提供商 9.98
快遞服務 9.98
租戶和家庭保險 9.98
男童服裝 9.98
獸醫服務 9.97
商品減去食品和能源商品 9.96
家庭紙製品 9.96
女性服裝 9.96
女性連衣裙 9.96
電視 9.96
醫院服務 9.95
縫紉機、布料和用品 9.94
服裝 9.94
交通服務 9.94
女性和女童服裝 9.94
醫院和相關服務 9.94
男士鞋類 9.93
臥室家具 9.93
船費 9.93
其他家具 9.93
新卡車 9.92
喪葬費用 9.92
非處方藥 9.92
智能手機 9.92
鞋類 9.91
新車 9.91
洗衣和乾洗以外的服裝服務 9.91
新轎車 9.90
男性和男童服裝 9.90
機油、冷卻液和液體 9.90
工具、五金和用品 9.89
電話硬件、計算器和其他消費者信息項目 9.89
男性服裝 9.88
視頻和音頻服務 9.88
女性鞋類 9.88
餐具和扁平餐具 9.87
停車和其他費用 9.87
金融服務 9.87
運動器材 9.86
門診醫院服務 9.86
手錶 9.86
交通商品減去機動燃料 9.85
有線電視、衛星和流媒體電視服務 9.85
男士內衣、睡衣、泳裝和配飾 9.85
機動車車身修理 9.84
女性西裝和分開的服裝 9.84
教育和通訊商品 9.83
信息技術商品 9.83
電腦軟件和配件 9.81
外出住宿 9.81
稅務申報準備和其他會計費用 9.81
女童服裝 9.81
體育用品 9.80
視頻光碟和其他媒體 9.80
機動車修理 9.80
運動車輛包括自行車 9.78
大學教科書 9.78
攝影師和照片處理 9.77
家具和床上用品 9.75
其他外出住宿包括酒店和汽車旅館 9.75
電腦、外圍設備和智能家居助手 9.74
其他視頻設備 9.74
男童和女童鞋類 9.73
窗戶和地板覆蓋物及其他亞麻製品 9.72
窗戶覆蓋物 9.70
其他亞麻製品 9.70
傷殘人士和老年人家庭護理 9.68
二手車和卡車 9.68
客廳、廚房和餐廳家具 9.65
非電動炊具和餐具 9.61
嬰幼兒服裝 9.60
男士西裝、運動外套和外套 9.55
地板覆蓋物 9.55
公共交通 9.27
航空票價 9.01
項目 相對重要性 Jul. 2023-Jul. 2024 變化(%)
汽車保險 2.949 18.6
交通服務 6.487 8.8
香煙 0.451 8.5
煙草和吸煙產品 0.548 7.9
家庭經營 0.995 6.9
醫院及相關服務 2.331 6.2
汽車維護和保養 0.577 6.2
醫院服務 2.003 6.1
入場費 0.622 6.0
雜項個人服務 0.899 5.6
自有住房等值租金 26.762 5.3
主要住所自有住房等值租金 25.432 5.3
水和污水處理維護 0.764 5.2
住所 36.315 5.1
住所租金 35.909 5.1
主要住所租金 7.639 5.1
日託和學前教育 0.702 5.1
其他個人服務 1.531 5.1
牙科服務 0.901 5.0
服務減去能源服務 61.130 4.9
寵物服務包括獸醫 0.434 4.9
汽車維修和保養 1.245 4.6
供水、污水和垃圾收集服務 1.088 4.5
個人護理服務 0.633 4.5
理髮和其他個人護理服務 0.633 4.5
眼鏡和眼部護理 0.333 4.3
非處方藥 0.453 3.9
互聯網服務和電子信息提供商 0.989 3.9
汽車修理 0.524 3.4
其他娛樂服務 1.843 3.4
醫療保健服務 6.505 3.3
所有項目減去食品和能源 79.676 3.2
其他商品 1.365 3.2
租戶和家庭保險 0.406 3.1
娛樂服務 3.226 3.1
垃圾收集 0.324 3.0
學費、其他學校費用和托兒服務 2.377 3.0
藥品 1.360 2.9
醫療保健商品 1.477 2.8
俱樂部會員費用 0.710 2.7
汽車費用 0.537 2.6
處方藥 0.907 2.5
視頻和音頻服務 0.900 2.5
教育和通訊服務 4.983 2.2
家中酒精飲料 0.472 2.0
外出酒精飲料 0.370 2.0
專業服務 3.585 2.0
酒精飲料 0.842 1.9
頭髮、牙齒、剃須和雜項個人護理產品 0.345 1.9
有線電視、衛星和流媒體電視服務 0.769 1.6
大學學費和費用 1.248 1.6
女性西裝和分開的服裝 0.414 1.2
鞋類 0.530 1.0
個人護理產品 0.657 0.8
醫生服務 1.798 0.7
女性服裝 0.902 0.6
服裝 2.564 0.2
男性和男童服裝 0.652 0.2
家務用品 0.788 0.1
女性和女童服裝 1.033 0.1
男性服裝 0.500 0.0
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服務 0.553 0.0
雜項家庭產品 0.342 -0.1
寵物和寵物產品 0.617 -0.1
電話服務 1.540 -0.1
其他家庭設備和家具 0.506 -0.3
汽車零件和設備 0.460 -0.3
化妝品、香水、浴室用品和美甲用品 0.301 -0.5
健康保險 0.589 -0.6
無線電話服務 1.332 -0.8
新車 3.592 -1.0
娛樂商品 2.005 -1.1
租賃汽車和卡車 0.499 -1.1
輪胎 0.317 -1.3
體育用品 0.634 -1.8
商品減去食品和能源商品 18.545 -1.9
工具、五金、戶外設備和用品 0.696 -1.9
公共交通 1.112 -2.2
家庭設備和用品 3.433 -2.3
運動車輛包括自行車 0.420 -2.3
外出住宿 1.508 -2.3
電腦、外圍設備和智能家居助手 0.302 -2.4
臥室家具 0.316 -2.7
其他娛樂商品 0.346 -2.7
外出住宿包括酒店和汽車旅館 1.267 -2.8
航空票價 0.799 -2.8
交通商品減去機動燃料 6.031 -4.5
傢具和床上用品 0.933 -5.2
客廳、廚房和餐廳傢具 0.469 -5.9
教育和通訊商品 0.827 -6.2
資訊技術商品 0.747 -6.7
電話硬體、計算器和其他消費者資訊項目 0.425 -10.3
二手車和卡車 1.914 -10.9

2023年9月22日 星期五

魯大師(3601)話開會傾特別息但又取消,中間又減持股票,詳細經過解剖

 見到唐牛講魯大師單野真係幾有趣,我補充少少資料,因為現時網上世界都要靠快,越快出文第一個講就最吸引到人,好多時幾個簡單資料就腦補成件事,漏左好多重要既資料,同事實差距勁大,我補充返大家可能會了解更多,更接近真相(雖然大家對真相都唔太在乎,有花生食就夠)。


首先由股權架構講起,先講講歷史,魯大師係魯錦開發,但2010年魯大師俾奇虎收購左,奇虎就係360(a股601360)母公司,咁好自然大股東係奇虎,咁田先生又係乜水? 田先生係360員工,2014年360將魯大師業務拆做一間公司(成都奇魯)俾左田野管理,2014年成立時,成都奇魯由奇虎科技、奇英科技及田先生分別持有48 .6%、36 .4%及15%。


2019年上市時因為重組,股權架構略有轉變,奇虎持有的股份放左入誠盛,田先生股份放入大師控股,同時間奇虎同田野簽委託協議,授權佢有投票權,所以田野算係間接地持有埋奇虎既股份,本來佢佔22%左右,加上奇虎31%股份,田野控制權就超過50%(53%),這是上市時的佔比。今次減持係奇虎持有的股份與田野持有的一同減持,所以不只有田野減持,連奇虎都有減持。

除左奇虎同埋田野,第3大股東是嵩遠國際,呢間係上海東方網子公司,上海東方網由上海市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控制。間接都有少少地方政府背景。


根據年報,2022年底各方持股(總發行2.69億股):

奇虎360(誠盛): 8274.5萬股

田野(大師): 4591.9萬股,因為佢受委託,可控投票權加奇虎持股等於1.2866億股(8274.5萬股+4591.9萬股)

上海東方網:4728.2萬股

其他股東:9305.8萬股


今次減持

奇虎360(誠盛): 8274.5萬股->4840萬股(減少3434.5萬)

田野(大師): 4591.9萬股其實無減少過,因為佢聯埋誠盛計所以都係減少3434.5萬股(4591.9萬股+4840萬股=9431.9萬股)


所以重點係今次大跌,d貨射左俾邊個?



9月20日減持,減左3434.3萬股,最高$1.84,平均$1.23,當日股價最高1.89,最低0.98,成交量4403萬,非大股東成交量968.7萬股。主要成交集中下跌後,即係大股東係跌左先大手沽,但跌左又點會有咁多散戶錢接? 所以我唔覺得係散戶接貨。


出左董事會公告之後第一日9月12成交量359.8萬股(咁岩又係360?),當日各券商持股變化可以睇返ccass,老虎證券9月6日偷步掃左99.8萬股,但大跌前無乜減持。futu應該有一個主要股東擺左貨係入面,有19%貨,9月12增持53.5萬股,9月13再增持48萬股,之後都主力增持無減持。方正d客戶就2022年11月15開始一直增持無減持過,最怪係dbs,有客戶9月12日掃左67萬股。


9月12-13日之後其實無咩成交,直到大跌果日,因為t+2所以仲未睇到邊個接左大股東既貨。


上圖老虎

上圖futu

上圖方正

上圖dbs


2020魯大師收購左一間小型券商萬隆證券,魯大師(03601)逾1000萬元購萬隆證券 擬開拓線上金融業務,奇虎近年都想攪金融,上年推左3660奇富科技上市(三、六零鉅虧之後,週鴻禕要把360數科推到港股上市),之後有咩攪作? 就唔知了。


小結

今次主要是奇虎減持,睇大跌前股權變化,再加上大跌當日成交量時間同價格,唔似係散戶接火棒,不過再進一步了解要等埋當日ccass變化。如果要射倉俾人有好多方法,奇怪在要攪過發特別股息既會議然後取消? 除左引起散戶注意之外,真係無咩特別需要要攪到咁肉酸。


2022年11月7日 星期一

談談Porsche 保時捷 波子(CODE: P911),最近上市後披露數據及公司最近發展

 Porsche AG(波子AG)係今年9月尾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上市(CODE: P911),係由Volkswagen Group(福士/福斯/大眾集團)分拆出黎。Volkswagen Group有好多大家都熟既子公司(下圖),除左波子仲有林寶堅尼,Audi,Bentley。Volkswagen本身喺香港就少人揸,但波子,Audi,林寶就一定識。為什麼波子值得寫? 除左自己偏好之外,最重要係奢侈品是有很強投資價值。

不過都要補返一段歷史俾大家知,雖然波子係VW分拆出黎,但上市呢個係波子AG,係由波子控股(波子SE)喺2009年拆出黎賣俾VW,但同時間波子SE係控制VW GROUP,係VW既大股東,係咪好有趣呢,以下係WIKI既描述,未必睇得明,只需要知道,波子控股(波子SE)先係大佬,第2大股東是德國下薩克森州政府,第三大是今屆世界盃主辦國卡塔爾投資局。

2009年年初,保時捷控股公司(Porsche SE)收購福士汽車超過半數的股權,但金融海嘯讓保時捷控股公司也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12月,保時捷控股公司把旗下保時捷汽車公司(Porsche AG)的百分之四十九點九的股份賣給福士汽車,邁出與其合建汽車集團的第一步[17][18][19]。2012年7月4日,福士宣佈收購保時捷汽車公司百分之百的股份[20],但保時捷控股公司已擁有福士汽車集團公司(VW AG)過半數股權。2013年歐盟法庭宣判"福士汽車法"中規定福士汽車股東會決議須有八成股權同意的規定無效,保時捷控股公司正式控制了福士汽車集團公司,保時捷控股公司中保時捷家族擁有半數股權,但卻有百分之百的股東投票權,保時捷家族因此在實際上控制了福士汽車集團。不過保時捷控股公司並未擁有百分之75的福士汽車集團股權,所以福士汽車集團的營收不列入保時捷控股公司的營收。




https://zh.m.wikipedia.org/zh-hk/%E5%A4%A7%E4%BC%97%E9%9B%86%E5%9B%A2




歐洲大家都識既消費品牌一定係奢侈品果堆LV(MC),GUCCI(母公司Kering(KER)),HERMES(RMS),PRADA(1913.HK),都有在歐洲上市(除左PRADA),而且過去10年升幅都冠絕大部份公司(除左PRADA),奢侈品品牌為佢地製造很強的競爭優勢,其他公司難以競爭,原因唔係佢地賣得貴,而係佢地有好長既歷史先可以建立到今日既品牌而其他公司難以短時間搶到佢地既市場,你一個初創公司要做一個手袋,點樣可以令人覺得你個袋既價值可以等同於HERMES? 或者一個老品牌如何創造新款既袋令人覺得你可以同HERMES比? 超難。少競爭係這類公司穩升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當然都要錢配合,全球人均消費力上升先可以有更多人既人有錢去買這類高價產品,收入唔升,好難跳得入成為HERMES長期客戶門檻,儲錢買一兩個係可以但對公司長期收入增長幫助不大,全球QE後人均可支配收入明顯上升,香港已經係,美國更加係,中國更不用說,疫情前自由行來港買金人數都多到逼爆金鋪。題外話唔講咁多住,講返波子。下圖是上面4家公司近十幾年股價圖,次序如上述一樣。





講波子D數之前,講下公司管理層,因為Volkswagen最近都出現人事變動,對波子未來發展都有重大影響,波子CEO係奧利弗·布魯默 (Oliver Blume),2015年10月開始做波子CEO,佢係接替 Matthias Müller,因為 Matthias Müller 升左上去做Volkswagen CEO。 Oliver Blume今年都經歷Matthias Müller之前既經歷,因為Oliver Blume今年9月升左上去做Volkswagen CEO,就係波子開始準備上市前就升左職,不同的是,Oliver Blume兼任埋波子CEO,而無其他人代替,所以佢應該係近年同時做VW同波子兩個公司既CEO既人,董事會咁睇重佢,一定有原因。

Matthias Müller與Oliver Blume中間其實有另一任CEO,即係Oliver Blume之前果一位,係Herbert Diess,佢被離職既原因根據市場報導係因為佢想大攪電動車,但VW核心技術就係燃油,如果突然大幅轉去電動,會大幅裁員近3萬員工,這個舉動觸發起工會神經,令到公司內部有不滿聲音,被市場認為是要炒佢既原因。VW轉型與其他傳動車廠面對一樣既難題,雖然手上有資金,有生產線,有技術,但燃油車與新能源車除左個油箱引擎換做電池電機之外,仲有好多其他設計上既考慮,特別是軟件。新能源架構下汽車系統是以前不注重,現在被普遍注重的東西,傳統車廠缺乏這種技術,Herbert Diess被炒另一個原因係佢既VW軟體子公司CARIAD專案研發成果不如預期或許有關,CARIAD進度不如預期,令原本計畫好推出既車型要延後2-3年推出,原預期2024年推出Level 4自動駕駛車型,可能要2026甚至2027才可以出到。要2024年出LV4自駕,都算是艱難級任務。其實油車公司面對既問題除左軟件,自身定位都有一定障礙。

喜歡這些跑車級高價車的人,會買波子既原因除左馬力強,加速快,仲有駕駛體驗,例如引擎氣喉聲,轉波既聲,如何讓用家接受新能源車可能無左部份以往喜歡的特色,是對公司所有人的考驗。經營上既風險可以有好多,但投資上又係另一考慮。

近期經營數據上,波子銷量係未受疫情影響,同比持續上升,2020年全球銷量同比減少3%,2021年同比增加11%,2022年1-9月同比增加2%,但公司整體收入增加15.7%,即係產品結構中價格較高的產品銷售佔比增加左,而最強既係公司毛利率一直提高,成本控制做得好。雖然過去不等於將來,將來公司面對轉型電動或其他新能源產品,有很多不確定性,但睇返本身做開油車轉緊做電動車既中國車企,多數都係正面影響,反而提高利潤率,不過現時可以話競爭不大既環境與未來競爭很大的環境又不同說法。所以決定性都係管理既人身上,如何因應當時情況將公司價值擴大,不是數據上可以預期到將來,但從幾個方面去考慮,車企之中,波子可以列入最佳考慮之列,原因如下:

1. 強大的品牌價值

波子品牌就如手袋界的HERMES,保值率高,中國是保時捷最大的一個市場,佔公司收入超過31%,根據最近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在德系品牌中,波子3年保值率高達96.47%,遠高於第2位既BENZ 只有77.74%。HERMES袋唔只保值,仲可以升值,車要升值就有D難,除非限量版又好吸引人但比較少。

圖片來源: https://www.autoxw.com/post/27896.html

2. 新管理層值得期待

公司每換管理層都為公司帶來新發展,可以係好,可以係壞,2015年做CEO至今,近年波子盤數做到靚一靚,再被提升為VW既CEO,Oliver Blume既管治能力我不會有什麼懷疑,至少獲得VW董事會既肯定,如果佢成功將VW及波子從燃油轉為電動車界豪華品牌,我也不會太意外。VW應該都好努力想做好為佢地不斷帶來利潤既波子。


3.技術仍然領先
除左燃油技術領先,配件都不差,電動車技術未必最領先但定位做豪華車,公司研發方向都係提高駕駛體驗,最近有報導公司研發出液晶遮光玻璃,應該業界第一家,面對現時全玻璃天窗既趨勢,除左自行加遮擋,一個可調既液晶天窗一定是較佳選擇。所以不太擔心公司競爭會被比下去,做到差異化總有市場空間,豪華車不是鬥多鬥銷量,定價過百萬既車你都唔會預期銷量超過定價幾十萬既品牌,即係你唔會認為米芝蓮d餐廳每日客流量會多過老麥,公司只要擴大銷量,提高單價,改善利潤率,做到穩增,已經可以持續提高公司價值。

小結
波子呢間公司要講有排講,但大家要明白幾樣野就夠,公司衰退機會低,有能力保持穩增,業務不會每年幾十%高增長,有十幾%已經算好,不要預期短時間會升十倍,倍升都要較長時間,這家公司一定是歐股入面必定要關注既公司之一。

至於買入位,當然越平越好,但公司上市後股價一直升,歐股市場都係10月初開始跌轉升,短期難有大減價,想做長線投資就等待一下,平返10個%已經好好,因為你唔係預期短時間倍升,買入位要等返黎。最尾,大家都要有個買賣到歐洲股票既戶口先可以買,至於邊間就大家自己搵下,我唔幫佢地宣傳(無收錢唔幫haha)。


2022年5月26日 星期四

香港勞動人口減少原因



最近有篇報導(https://cmmns.co/zfW0F)指自2019年6-8月開始,香港勞動人口開始減少,報導入面結論係疫情(外藉人士離港)同移民是原因。不過我想指出,報導提出數據,提出勞動人口減少,然後一下飛左去結論,就係因為這兩個原因,中間無論證或其他數據支持這兩個原因,移民數據?沒有,外藉人士離港數據?沒有。如果要分析勞動人口減少原因,要了解香港人口結構變化。


香港出生人口一直跌,每年新加入勞動人口一直減少,而每年超過65退休的人口逐漸增加。早在2011年,林奮強就香港人口數據去預測(https://paper.hket.com/article/855113/%E9%A6%99%E6%B8%AF%E9%BB%83%E9%87%915%E5%B9%B4%20%E5%8F%AF%E8%AE%8A50%E5%B9%B4)

,到了2016年,香港勞動人口就會減少。其實好易計,當年有幾多個0-4歲,15年後,就係15-19歲既人口,唔計外來人口,要預測唔難。但佢預測同實際數據唔一致,佢預期2016年勞動人口會減少,但實際上要去到2019年至今才一直減少。佢預計唔準既地方係外來人口比較難預計。


勞動人口定義係15歲以上有工做或無工做而又有打算搵工做既人,過去3年勞動人口減少23-24萬人。

政府統計處 : 表6:勞動人口、失業及就業不足統計數字 (censtatd.gov.hk)


如果用整體人口計,15歲以上過去3年既人口減少左5萬左右,如果只計15-64歲,減少左21.8萬人,由64歲踏入65歲既人比14歲踏入15歲既,3年黎累計多出21.8萬人。退休人數遠多於畢業人數。21.8萬已經很接近勞動人口減少,當中可以包含移居人士。

政府統計處 : 表1A:按性別及年齡組別劃分的人口 (censtatd.gov.hk)


之前有公佈每年移居外地人數,係根據領事館發簽證既數字,但最近無提,有篇報導有講淨移出,但港府唔承認係移民。 (【移民潮?】2021年香港居民淨移出2.73萬人 港府:以此證移民潮屬「以偏概全」(附10年數據、普查重點) - 香港經濟日報 - 即時新聞頻道 - 即市財經 - 宏觀解讀 - D220228 (hket.com)),淨移未必準確,做個參考咁過去3年都少左10萬人。我見部份用出入境人數更唔準確,有D報導話過去3個月咁樣計少左14萬,完全錯,如果好似某D”明星”返內地長期居住,納入出境之後無再入境既人,已經是有錯誤。移居又未必一定係長期,可能隨時又返返黎,所以好難計算,但一定唔會係少。


香港單程證來港人士之前每年有4-5萬,80%都是15-65歲這個範圍(https://www.info.gov.hk/gia/general/201711/29/P2017112900344.htm),不過近幾年減少左,疫情原因,之前每年有3萬幾人(4-5萬既80%)加入勞動市場,近3年得返幾千至萬幾,都令勞動人口有一定減少,3年累計大約5-6萬。


疫情影響人口流動對勞動人口都有影響,不過主要都係人口老化影響是最大,其次移居,無論係移居外國或移居內地都係移居,但唔代表佢地唔會返返黎香港。唔會再返返勞動市場其實只有退休人士(可能有少部份突然又入返勞動市場既)。


要維持勞動人口唔跌,得一個方法,引入香港以外既勞動人口來港,因為本地出生人口好難推高到足以彌補人口老化果個數字,以前一個生幾個,你要追即係要香港人一個生幾個再乘2,無可能發生。香港住屋市場發展同人口發展關係都好密切,人口等如總體住屋需求,住屋數目等如整體供應,供應之前跟唔上香港自然人口+外來人口既增長,但如果香港人口出現自然下降,外來人口不足,供應繼續增加,住屋供過於求的情況遲早會出現,不過政府可以有好多措施引外地人口來港工作及居住,亦都可以控制住屋供應量,所以供過於求情況應該好難長期發生,短期出現可能會。


了解左人口未來發展趨勢,你都大概可以了解未來香港既整體發展,例如可能延遲退休年齡,醫療需求大而新醫療人手少,會引入外地醫療人員,或者其他行業出現同類情況都會引入外來相關人員。


大家對香港人口及勞動人口有個認知就可以,要預計太遠既事係好難,中間可以有很多事改變你既預測,同埋預測這些複雜的事留返俾林奮強這些專家吧。


2022年4月23日 星期六

過往5年港股股息率達5%的高息股實際回報

好多人想收息,但過去5年如果買收息股,最高最低回報會係如何? 又有冇人講過? 叫人買收息股既,永遠只講好既一面,但有邊個會講實際情況,你會面臨咩風險? 你真係會賺到幾多? 還是要蝕錢?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DxJDbkXKK2wUbV0iTvJKTAbOW4-fPOZHkvpjz-Cz22E/edit?usp=sharing

以上個表是回顧過去5年,2017年4月17日,港股股息率有5%以上既港股,如果買入持有至今總收股息,股價變化,息與股價變化一齊計既實際回報。俾大家睇下如果當時揀5%以上息率既股,5年後你賺幾多?

當時息率5%以上既港股有187間公司,假設現在有一個人在2017年4月17日想買股收息,預期持有5年,之後唔增持,收息拎現金用左佢,唔會再投資返係股票入面。5年後,每年至少有5%回報,5年回報就是25%,舉個例,你投資10萬,每年收5%息,每年收5,000蚊,5年收25,000蚊,相對10萬回報率就係25%。

如果只計收息,有幾多可以平均每年收到達到5%既股息回報? 假設用50萬買入股票,5%股息率即係每年收25,000蚊股息,5年共收12.5萬就達標,表上第H行就是每間公司總收息金額,結果是87間公司可以之後5年收到12.5萬蚊股息,佔整體187間的46.5%。即是,如果2017年只在5%息率的港股隨意選擇,之後5年收得返5%息既機會率不足50%。

另一個角度睇,唔理股息收左幾多,股息+股價變化,5年內實際回報要有25%,只有36間公司達25%標準,佔187間公司的18.7%。如果只睇息率去揀股買,只有18.7%可以達到每年5%回報。

87間公司係派到息,但總回報率有25%以上既公司只有35間,有51間公司派到息但回報低,其實答案很簡單,就係公司股價係過去5年下跌,即係派到息既公司之中都有59%既公司會令收息者賺息蝕價。不過最近港股弱,如果另一個時段去睇可能會多D公司達標。

如果揀市值大既公司,可唔可以令你增加揀中穩收息既公司? 

市值最大6間公司係銀行,包括四大中國國有銀行,加上匯豐及中銀香港,5年都達唔到實際回報率25%標準,最高既工商銀行只有23%,最低係匯豐,只有5%,雖然匯豐最近回升返,但5年前買持有至今計埋息只有5%回報。匯豐、農行、中行與中銀香港回報較低,主要原因是股價過左5年跌左16%,影響整體回報,農行如果投資50萬,收返$145,583股息,比工行還要多,但股票賬面值虧損$80,000,賺左息蝕左價,收14.5萬股息蝕返8萬出去,淨賺只有6.5萬,5年回報率只有13%。

按市值大至小排,頭3家達到25%實際回報率既是周大福,聯想,電訊盈科,後兩者就係俾恆指剔走左曾經成份股。以下股票是派到超過125,000股息,加埋股票賬面值,總回報率達25%的港股,總共29間公司。

股價跌係咪一定達唔到標? 股市總有少許例外情況,例如3383雅居樂,股價跌左42%,但派息多,計返息5年都有26%回報,另一個朗生醫藥,股價跌41.8%,但實際回報有58%,原因是最近一次公司派特別股息,將公司現金派哂俾股東。

有個同雅居樂好相似既情況,就係恆大3333,恆大股價雖然跌左80%,由8.28跌至1.65,但如果5年前一直持有至今,每股收左3.76港元股息,實際回報是-35%。曾經睇書有提到,高息股是熊市保護傘,雖然股價跌,但持續收息抵銷跌幅,令回報高於低息股,果本書是統計美股高息股得出的結論。之後有時間我可以做多次全港股統計,睇下高息股在熊市下是否保障到投資者。

未做統計之前比張有趣既股價圖大家睇,過去5年,派息同股價都穩既電盈,對比低息既騰訊,無息既BABA,一樣有息同樣做電信業務既同業中移動,同埋散戶最愛匯豐,電盈除左略低於騰訊,過去5年跑贏哂全部公司,曾經俾散戶鬧到爆既電盈,過去5年表現竟然出眾,其中一個原因應該係ViuTv有關,之後會寫下電盈。

如果要講股息係保護傘,真係可以好多野講,有息中移動不及電盈,無息既BABA衰過電盈,股王騰訊都就快不敵電盈,這5年時間是很精彩,當然另一個時間段落又會唔一樣,如果早一年去睇,騰訊+300%,BABA+200%。呢張圖我可以開另一篇黎寫。



講返正題,計實際回報率,5%息既頭3間最高回報公司是什麼?

1.6865 福萊特玻璃: 1642%回報,主要來自股價大升,公司靠光伏玻璃需求大漲推動收入利潤上升,2017年是公司經營最困難時期,成本上漲令公司利潤同比下跌,但之後光伏市場大熱,公司亦都大賺。

2.1830 完美醫療: 757%回報,即係必瘦站,大家應該都見過佢既廣告,但應該好少人5年前預計到升咁多,最近公司發展內地市場成功是股價上升原因之一。

3.1523 珩灣科技: 460%回報,曾經愛股,大家都應該見唔少我寫過佢,大家可以上FACEBOOK搵返舊文睇返。

1373 國際家居零售,即係日本城,David Webb愛股,排第10,回報率103%,仲有好多股都值得講,不過唔一一介紹了,之後有機會再介紹。

要點先揀到賺價又賺息既股? 這個留返收費欄寫

以上資料不代表全體港股,因為我一開始定左5%以上息率既港股去睇,如果定低d入場門檻例如4%或3%,會有更多公司進入研究範圍內,例如941中移動,當時息率只有3.2%,入唔到,但佢都係高息股,最近2年息率都有5-6%,所以如果不設5%門檻,全部股去睇,有更多股票是可以再研究。

以上資料供大家參考與思考,我相信就算降低門檻,個達標比率唔會有太大變化(如果定在5年25%回報),如果降低回報率(例如每年4%,5年20%)咁達標比率一定會高d,所以以上設定不代表一切,只代表這個設定下的比率。

總結(十分重要)

希望大家明白一個道理,買收息股,不是只睇股息率,大家見到股息率揀股,以上設定只有46.5%公司之後5年派到一樣息俾你,但就算派到息,有唔少蝕埋股價,得返不到20%是保到回報率。另外,不是覺得穩陣就是可以,好多人覺得銀行股穩陣,但6大市值既銀行股,過去5年回報大家都見到。要賺息又要賺埋價,其實係好難,一樣要做功課了解間公司,唔係人地講買乜乜乜砌個股息組合,每年收息就以為真係一定可以年年收到息。

一定收到高息既產品只有一定同你贖回債券既高息債券(但債券是無一定贖返的),佢低息環境下俾得高息你,當中一定有些風險溢價,不過相對股票收息,債券收息應該係更保障收息果一部份(除非佢違約)。債券有幾大風險,要計一次先答到大家,如果想收息,債券應該比股票簡單很多,純收息真係唔好諗股票。對於長期投資者,股票派息只係抵銷部份股價下跌之用,不是給你當利息的。

最尾賣少少廣告,就是本人收費欄最近有一個月半價優惠,有興趣可以參考華富既帖(傳送門: https://www.facebook.com/quamnethk/posts/5751364314877679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我對長線同短線既睇法

 長文,係想講我對長線同短線既睇法

我覺得幾重要,請大家睇一睇



這是昨晚買賣FUTU既交易記錄~

先戴頭盔,FUTU不是好的炒賣對象,因為佢股價弱~

就算你係炒股高手揀隻強勢股買一定賺得多過買賣FUTU

會買賣佢只係因為之前炒左N日,習慣左佢既D走勢覺得易賺D

股價跌緊都是可以有錢賺,這裡有6次買賣記錄,5賺1蝕

雖然FUTU昨晚係跌,但我昨晚買賣整體賺2%左右。(前晚大跌我都有炒都有賺7%)

純粹想證明一樣野,你有技巧有運氣,咩情況都可以賺到錢。

咁當然你只是買賣股票,唔係沽空買衍生產品,

隻股票要有彈升先有得賺,彈都唔彈係唔會有錢賺。

大家一定覺得好奇怪~發掘十倍股做咩學人炒股~

原因當然有好多,我想帶個重點俾大家~


學投資至今,我都係睇長線既書,因為長線既書講既優點比較多

例如,你坐貨D股票會係你瞓緊覺既時侯都幫你賺錢,你咩都唔洗做擺係度就賺到錢,長線投資一定大賺,長線投資令你變富有,等等。其實好多商業廣告都係講長線投資有幾好,短線有幾危險,短線好多缺點,賺左又會蝕返,長線一定唔會蝕咁。坐貨都會坐返轉升。年少無知,當然唔識分辨這些。又或者以前係有好多例子證明長線係穩賺,短線係無咩賺。投資係好投機就一定係衰。


咁我由長線投資中既最大派系:價值投資學起,睇重基本面。邊個賺最多就跟邊個學,係好正常既起步,所以一定係睇Warren Buffett既書先。但經過多年經驗後覺得,長線投資及睇基本面係正確,但只限於好少數既股票,而家睇返轉頭當然會知你長坐騰訊咪賺囉大錢囉,你長坐TESLA咪賺大錢囉,但幾千隻股票有幾多隻騰訊有幾多隻TESLA,你長坐左BABA你就瓜左啦。再者,一個初學者有冇可能一學就揀得中果少數股票? 幾千隻股票只有幾隻係長升大升既話,幾千個人做長線投資,每人揀一隻黎坐,都總有幾個人會係大賺,但好多人都係揀唔中而賺唔到大錢呢,以前無統計你睇少數既大賺報導,某某買左某股長坐大賺,或某某好彩買中某股長坐大賺,個個都拎佢地黎講當佢地係神,其實係一將功成萬骨枯,用同一個方法但揀唔中股而死左既人你估有幾多? 一定有好多。如果你選唔中果少數會持續上升既股票,你長線投資回報其實極低。


而且有時好無奈既係,你坐緊果陣佢唔升,坐左一兩年都唔升,坐到懷疑人生,無人教你應該點,繼續坐? 走左先? 點知你走左之後半年佢就升,長坐係無人教你點睇股價走勢,點去操作買賣應對不同情況,睇基本面會教到你所有野? 唔可以。


但好多價值投資信徒或長線投資者,都只是相信長線投資才是唯一賺錢方法。這種思想其實有缺憾。只認為單一方法是正確是會將自己限制在某個空間,接受唔到新事物(通常呢D人都比較固執,因為固執先會長坐一隻死都唔沽)。投資就會變得不靈活,世界如果已經變左佢地唔會發覺。Warren Buffett果套係持續左好多年,但近年都有佢跑輸既新聞。因為Warren Buffett一直都唔買科技股,直到近年先重注Apple(AAPL),Warren Buffett表現好只是因為AAPL表現好,但如果AAPL表現差,佢其實無其他科技股去追落後。而且睇書講要分散投資,Warren Buffett持有AAPL佔佢投資組合去到40%(當然佢仲有好多現金),咁單一股票佔一個投資組合達40%算唔算分散? 我就認為唔算好分散。(其實無人係完美,Warren Buffett有好多值得我地學習既地方,但亦都唔好盲目當佢係絕對真理)


而且Warren Buffett賺緊錢既時候,其實有其他更多人投資回報率比佢高,只是這些人錢不夠Warren Buffett多,所以無咩人講。又或者多數人不能夠持續多年有呢個成績,但對於散戶,佢地既方法可能更適合,因為佢地用更錢既少去賺返黎,更貼近散戶既資產,你有幾十幾十萬去買賣同你有幾億幾十億去買係完全不同。


基本面只係其中一面,如果只睇一面無睇第二面,你就唔夠全面。你都要學下從股價中了解市場,市場幾時先會係咁買某隻股價從而令股價係咁升? 基本面好一定升? 有好消息一定升? 都唔係,所以價值投資有佢不足地方,要靠自己從市場中學習去補充,就算你睇左教你買賣既書,你都係要靠自己去多買賣練習先會用到會明白,唔會只睇書就識炒股。現在每次我見到人只講一面我就覺得這個人道行仍未夠。


多數青少年其實錢少,需要既係快速將好少既錢滾大少少,滾到有一個規模先可以慢慢坐。因為當你既錢多到某個水平,你投資回報低都夠你生活既時候,你就唔會介意慢慢坐。你有好多錢既時侯一年20%回報率已經好多了,但青少年應該要一年1倍以上回報。


寫左一頁紙(就黎2千字),暫時寫住咁多,以上各點我都可以再寫多幾千字,最後係度解答返我點解要短炒,就係要補充返自己不足既地方,基本面已經學得7788,但買賣操作仍然有待改進,我係想由增加買賣經驗改善自己之前買賣既不足。當你選股不是選到那少數的股票,或就算選到要面對突然發生的事件,如何做好應對,都是靠短線買賣經驗去學。


最後講返張圖入面既買賣記錄,我已經寫左係收費欄去解釋,去講我點操作,當中思考及技巧,有興趣就去收費欄睇。


收費欄傳送門

https://bit.ly/QuamnetEdward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