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0日 星期三

Oracle Corporation (ORCL) 2026 年第一季度(2025 年 9 月 9 日)財報電話會議記錄的詳細分析

 Oracle Corporation (ORCL) 2026 年第一季度(2025 年 9 月 9 日)財報電話會議記錄的詳細分析:

執行摘要 (Executive Summary)

Oracle 在 2026 財年第一季度表現出色,其剩餘履約義務(RPO)達到驚人的 4,550 億美元,同比增長 359%,其中雲 RPO 增長近 500%,凸顯了市場對其雲服務的巨大需求。公司已與 OpenAI、xAI、Meta、NVIDIA 和 AMD 等頂級 AI 公司簽署了大量雲合同,確立了其作為 AI 工作負載首選雲提供商的地位。管理層對未來的增長前景極為樂觀,預計 Oracle 雲基礎設施 (OCI) 的收入將在未來五年內大幅加速。

關鍵財務表現 (Key Financial Performance)

  • 每股盈餘 (EPS): 報告為 1.47 美元,比預期低 0.01 美元。GAAP 每股盈餘為 1.01 美元。
  • 營收: 達到 149.3 億美元,同比增長 12.17%,比預期低 1.17 億美元。總營收同比增長 11%。
  • 總雲營收: 達到 72 億美元,增長 27% (按固定匯率計算),涵蓋應用程式和基礎設施服務。
  • 雲基礎設施營收: 達到 33 億美元,增長 54%。OCI 消費營收增長 57%,需求持續大幅超出供應。
  • 雲資料庫服務營收: 年化營收近 28 億美元,增長 32%。
  • 自治式資料庫 (Autonomous Database) 營收: 增長 43%。
  • 多雲資料庫 (Multi-cloud database) 營收: 在 AWS、Azure 和 GCP 中嵌入 OCI 區域,Q1 增長達 1,529%
  • 雲應用程式營收: 達到 38 億美元,增長 10%。
  • 策略性後台應用程式營收: 達到 24 億美元,增長 16%。
  • 總軟體營收: 達到 57 億美元,下降 2%。
  • 營業利潤: 增長 7% 至 62 億美元
  • 營業現金流: 過去四個季度增長 13% 至 215 億美元。本季度營業現金流為 81 億美元。
  • 自由現金流: 過去四個季度為負 59 億美元,本季度為負 3.62 億美元,主要原因是資本支出 (CapEx) 較高。
  • 資本支出 (CapEx): 過去四個季度為 274 億美元,本季度為 85 億美元。這些投資主要用於產生收入的資料中心設備,而非土地或建築。
  • 非 GAAP 稅率: 本季度為 20.5%,高於 19% 的指引,導致 EPS 減少 0.03 美元。
  • 現金和有價證券: 季度末持有 110 億美元
  • 短期遞延收入: 季度末為 120 億美元,增長 5%。
  • 股票回購: 本季度回購 44 萬股,總計 9,500 萬美元。
  • 股息: 過去 12 個月支付 50 億美元,董事會再次宣佈每股 0.50 美元的季度股息。

未來業績指引 (Forward-Looking Guidance)

  • 2026 財年全年總營收增長: 按固定匯率計算,維持 16% 的信心和承諾。
  • 2026 財年 CapEx: 預計約為 350 億美元,主要用於資料中心設備以滿足 RPO 增長。
  • Oracle 雲基礎設施 (OCI) 營收預期:
    • 2026 財年:增長 77% 至 180 億美元
    • 隨後四年:分別增長至 320 億美元、730 億美元、1,140 億美元和 1,440 億美元
  • 2026 財年營業利潤增長: 預計將增長中十位數 (mid-teens),並在 2027 財年更高。
  • 2026 財年 RPO 預期: 可能會超過 0.5 兆美元
  • 2026 財年第二季度 (Q2) 指引 (非 GAAP,假設當前匯率不變):
    • 總營收: 按固定匯率計算,預計增長 12% 至 14%;按美元計算,預計增長 14% 至 16%。
    • 總雲營收: 按固定匯率計算,預計增長 32% 至 36%;按美元計算,預計增長 33% 至 37%。
    • 非 GAAP 每股盈餘 (EPS): 按固定匯率計算,預計增長 8% 至 10%,介於 1.58 美元至 1.62 美元之間;按美元計算,預計增長 10% 至 12%,介於 1.61 美元至 1.65 美元之間。
    • 基本稅率: 預計為 19%。
    • 匯率影響: 預計對 EPS 有 0.03 美元的正面影響,對營收有 1% 的正面影響。
  • 長期展望: Oracle 將在 10 月的 Oracle AI World (拉斯維加斯) 的財務分析師會議上提供長期財務目標的更新。

管理層戰略重點與評論 (Management Strategic Priorities & Commentary)

  • AI 戰略核心: Oracle 已成為 AI 工作負載的「首選之地 (go-to place)」,並簽署了多個與 AI 巨頭的重大雲合同。AI 正在從根本上轉變 Oracle 和整個電腦產業。
  • OCI 需求爆炸: 雲基礎設施 (OCI) 的消費營收增長強勁,但需求仍然大幅超出供應。Oracle 正在建造千兆瓦級的資料中心,在訓練 AI 模型方面比任何其他公司都更快、成本效益更高。
  • AI 訓練與推論市場:
    • AI 訓練: 一個規模巨大的數兆美元市場,Oracle 在此表現良好。
    • AI 推論 (Inferencing): 被認為是比 AI 訓練更大的市場,將徹底改變一切,用於自動化工廠、自駕車、藥物設計、醫療診斷、金融市場等。Oracle 正積極追求推論市場,並處於有利地位。
  • Oracle AI 資料庫: Oracle 推出了新的 AI 資料庫,允許客戶將所有資料向量化,使其能被 AI 模型理解。這使得客戶能夠安全地將其私有企業資料與公開資料結合,並使用 ChatGPT、Gemini、Grok、Llama 等最先進的 AI 模型進行推論和提問,而不會犧牲資料安全。
  • 多雲與雲落地化 (Cloud@Customer): Oracle 的多雲資料庫服務在 AWS、Azure 和 GCP 中嵌入 OCI 區域,增長迅猛。公司提供「全雲落地化 (full Cloud@Customer)」解決方案,能以遠低於競爭對手的成本提供完整 Oracle 雲的所有功能和安全特性。
  • 應用程式生成器: Oracle 擁有業界最先進的應用程式生成器,利用 AI 自動生成應用程式,使其應用程式更高效、更優質。Oracle 的新應用程式完全由 AI 代理生成,並與工作流程連結。
  • 內部 AI 應用: Oracle 自身也在加速採用 AI 以提高營運效率。
  • CapEx 策略: 絕大多數資本支出用於收入產生設備,而非不動產。Oracle 在資料中心投入設備後能迅速投入運營並產生收入,擁有快速的客戶驗收時間(例如,一個巨大的資料廳在 1 週內完成驗收並開始付費)。由於其作為網路設備和 GPU 的大客戶,Oracle 在融資條款上具有優勢。

問答環節分析 (Q&A Session Analysis)

  1. AI 訓練之外的增長驅動因素 (Beyond AI Training Growth Drivers):

    • 分析師關切點: John DiFucci 對 Oracle 預測的巨大規模感到驚訝,詢問除了 AI 訓練之外,還有哪些因素在推動這些驚人的預測。
    • 管理層回應: Larry Ellison 強調AI 推論市場的巨大潛力,並指出對推論容量的需求「巨大」。他解釋了 Oracle 獨特的價值主張,即其 AI 資料庫能夠安全地將客戶的私有企業資料向量化並與所有主流大型語言模型 (LLMs) 連接,讓客戶在不犧牲資料安全的情況下進行複雜的商業提問。Safra Catz 補充說,Oracle 已成為許多客戶的「事實標準雲」,透過公有雲、專用區域或 Cloud@Customer 滿足客戶需求,並擁有基礎設施、資料庫和應用程式的完整堆棧優勢。Larry 還提到了其AI 應用程式生成器的能力。
  2. 企業應用程式市場的未來及 Oracle 的優勢 (Future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 Oracle's Advantages):

    • 分析師關切點: Brad Zelnick 指出投資者對企業應用程式市場的悲觀情緒,詢問 Oracle 擁有的資料庫、技術堆棧優勢將如何影響行業,甚至是否會導致「滅絕事件」。
    • 管理層回應: Larry Ellison 認為 Oracle 具有顯著優勢,因為它同時是基礎設施公司和應用程式公司。他強調 Oracle 的 AI 應用程式生成器能夠更高效、更優質地開發應用程式,且作為應用程式的構建者和生成技術的開發者,具備獨特的洞察力。此外,Oracle 專注於提供整合的應用程式套件(如 ERP 和 CRM),解決更大部分的客戶問題,減少客戶在多供應商之間進行系統整合的需求。他重申了 Oracle 在 AI 推論方面的優勢,即能夠讓客戶對其所有資料提問,以獲取商業洞察。
  3. 資本支出 (CapEx) 策略與投資回報 (ROI) (CapEx Strategy & ROI):

    • 分析師關切點: James Wood 對 Oracle 報告的超過 3,000 億美元的新 RPO 感到驚訝,詢問未來幾年實現這些合同所需的基礎設施建置、運營成本結構以及投資回報。
    • 管理層回應: Safra Catz 強調 Oracle 不擁有土地和建築,而是專注於工程和擁有優化的設備,這些設備具有特殊的網路和技術能力,能讓工作負載運行更快、成本更低。她解釋說,這些設備一旦部署並被客戶接受,很快就能產生收入,使其資本支出模型相對「輕資產」。預計 2026 財年的 CapEx 為 350 億美元,她表示即使更高也意味著獲得了更多容量,最終轉化為收入。Larry Ellison 補充說,客戶驗收速度非常快(例如 1 週),而且由於 Oracle 是大型網路設備和 GPU 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好的融資條件。
  4. AI 訓練業務的護城河與差異化 (Moat & Differentiation in AI Training):

    • 分析師關切點: Mark Moerdler 詢問 Oracle 如何在 AI 訓練業務中建立差異化的護城河,以防止其被商品化,以及即使訓練速度放緩,如何繼續從中獲得強勁的收益和自由現金流。
    • 管理層回應: Larry Ellison 以一句話回應:「我們的網路移動資料非常非常快」。他解釋說,如果 Oracle 的 GPU 超級集群在效能上具有優勢,能比其他公司更快地移動資料,那麼在按小時付費的情況下,速度快一倍就意味著成本減半。這強調了 Oracle 在技術優勢上的核心競爭力。
  5. Oracle AI 資料庫對企業推論市場的影響及實施 (Impact & Implementation of Oracle AI Database for Enterprise Inferencing):

    • 分析師關切點: Aleksandr Zukin 詢問新的 Oracle AI 資料庫是否真正開啟了通用企業推論市場,以及企業客戶將如何迅速採用這種方式來查詢其企業資料,同時也詢問當前的供應限制是否會阻礙這種需求。
    • 管理層回應: Larry Ellison 肯定地表示「當然會 (hell yes)」,他認為每個企業和政府領導人都想利用 AI,但他們不知道如何安全地將 AI 應用於他們的私有資料。Oracle 的 AI 資料庫解決了這個問題,它能夠安全地向量化所有資料,並與包括 OpenAI、xAI、Google (Gemini) 等所有主要 LLM 捆綁,讓客戶能夠針對他們的私有企業資料和公開資料提出任何問題。他預計對此類服務的需求將「永不滿足 (insatiable)」。Safra Catz 補充說,這將是 Oracle 資料庫最終遷移到雲端的主要原因之一,無論是公共雲、專用區域還是 Cloud@Customer。管理層認為這些是「非常高利潤的 AI 收入」。

主要風險與機遇 (Key Risks & Opportunities)

機遇:

  • AI 市場領導者地位: 成為 AI 工作負載的「首選之地」,與頂級 AI 公司簽訂大量合同。
  • 巨大的 RPO 增長: 剩餘履約義務大幅增長,為未來營收提供堅實基礎。
  • OCI 爆炸性增長: 雲基礎設施服務需求旺盛,且有加速增長的強勁預期。
  • AI 推論市場: 預計將是比 AI 訓練更大的市場,Oracle 定位良好。
  • 獨特的 AI 資料庫: 能夠安全地向量化私有企業資料並與主流 LLMs 連接,滿足企業對 AI 的核心需求。
  • 多雲策略: 在主要競爭對手雲端嵌入 OCI 區域,實現高速增長。
  • Cloud@Customer: 提供成本效益極高的私有雲解決方案,吸引企業客戶。
  • AI 應用程式生成器: 提升應用程式開發效率和質量,帶來產品競爭優勢。
  • 內部 AI 效率提升: 預期提高經營利潤。
  • 高效的 CapEx 部署: 快速將資本支出轉化為收入,具備成本和融資優勢。
  • 數據保管者優勢: 作為全球最大的高價值私有企業資料保管者,在 AI 推論方面擁有獨特地位。

風險:

  • 前瞻性陳述的不確定性: 會議中包含大量前瞻性陳述,實際結果可能與預期存在重大差異。
  • 稅率波動: 一次性稅務事件可能導致實際稅率與指引不同,影響 EPS。
  • 供應限制: OCI 需求持續大幅超出供應,可能限制短期增長潛力。
  • 市場商品化風險: AI 訓練業務可能面臨商品化,儘管 Oracle 聲稱其網路速度和效能優勢可作為護城河。
  • 高資本支出: 雖然 CapEx 是為了產生收入,但數百億美元的支出對自由現金流產生負面影響。

管理層情緒與基調 (Management Sentiment & Tone)

管理層在電話會議中表達了極其樂觀和自信的情緒與基調。

  • Safra Catz 將季度開局描述為「驚人的開始 (amazing start)」,並表示對 2026 財年全年營收增長「充滿信心並堅定不移 (confident and committed)」,對未來年份更是「更加自信 (even more confident)」。她對公司成為 AI 工作負載「首選之地」充滿熱情。
  • Larry Ellison 的語氣更為誇張和前瞻性,他認為 AI 正在「從根本上轉變 (fundamentally transforming)」整個產業,且許多人尚未「完全理解這場海嘯的規模 (fully grasp the extent of the tsunami that is approaching)」。他對 AI 推論市場的潛力形容為「巨大 (gigantic)」甚至「比 AI 訓練市場大得多 (much, much larger)」。當被問及 AI 資料庫是否開啟企業推論市場時,他回應「當然會 (hell yes)」,並預計需求「永不滿足 (insatiable)」。
  • 分析師也呼應了這種積極情緒,John DiFucci 表示自己被前景「震驚 (blown away)」,並稱這是「職業生涯中的事件 (career event)」。Brad Zelnick 稱其為「計算領域發生巨大轉變的最好證明 (no better evidence of a seismic shift happening in computing)」。

總體而言,管理層對 Oracle 在 AI 和雲市場的戰略執行、技術優勢及其未來的收入和利潤增長前景表現出極高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心

核心要點總結 (Key Takeaways)

  1. AI 驅動的增長引擎: Oracle 已成功將自身定位為 AI 工作負載的關鍵基礎設施提供商,與領先的 AI 公司簽署了大規模合同,這將是其未來幾年收入增長的主要催化劑。
  2. RPO 爆發性增長與 OCI 的強勁需求: 創紀錄的 4,550 億美元 RPO 表明了客戶對 Oracle 雲服務的巨大承諾,尤其是雲基礎設施 (OCI) 的需求嚴重供不應求,為未來的加速營收轉化奠定基礎。
  3. 獨特的 AI 資料庫解決方案: Oracle 的 AI 資料庫是其差異化的核心,它允許企業安全地將私有資料向量化並與所有主流 LLMs 連接,為企業在不犧牲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 AI 推論提供了獨特的、高價值的解決方案。
  4. CapEx 策略與效率: 儘管大規模的資本支出導致短期自由現金流為負,但這些投資主要用於快速部署的收入產生設備,其高效的驗收和部署能力將有助於將巨大的 RPO 快速轉化為收入和利潤。
  5. 「全棧」與「多雲」優勢: Oracle 作為同時具備基礎設施、資料庫和應用程式的全棧供應商,加上其多雲和 Cloud@Customer 策略,使其能夠靈活滿足客戶多樣化的需求,進一步鞏固其市場地位。